多彩宁国

宁国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用新浪微博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wechat_logintip!

查看: 13956|回复: 10

[相关其它] 千年宁国之二:宣石与宣石博物馆(第四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6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合肥
第四回:宣石的历史演化
宣石,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晋时期。宁国于东汉208年置县。后经过中原文化的植入,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宣石从沉睡亿万年的山野来到人间。
宣石首先是作为文人赏玩之物登堂入室的,为文房之宝。而后便作为制砚的石材之一,成为与歙砚同一时期或许更早出现的砚台。这可以从李白的两句赞美宣石砚的诗窥出端倪。诗云:“麻笺素绢排数箱,宣州石砚墨色光”。
宣石砚比歙砚的平均摩氏硬度约高3.5度左右,比端砚平均高一倍左右。其坚硬耐磨,磨墨无声,滑不拒墨,且越磨越亮,砚上残墨陈垢,一濯即洁,是砚中之上等佳品。关于宣石砚的资料,相关的古籍文献鲜有记载,至于其如何失传,尚无从知晓,诚为憾事。
自唐以后,至宋、明及清初,随着江南地区的开发,经济中心的南移,宣石开始了大规模应用的黄金时代。宣石体态古朴,以山形见长,除了文人赏玩和制砚之石,更多的是古典园林中叠石作品和花卉盆景的优良选材,在古代苏杭地区的园林建筑和苏派、徽派盆景中应用广泛。
《园冶》是中国第  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明末造园家、园林建筑大师计成著。全书论述了宅园、别墅营建的原理和具体手法,反映了中国古代造园的成就,总结了造园经验,是一部研究古代园林的重要著作,为后世的园林建造提供了理论框架以及可供模仿的范本。
计成,字无否,江苏苏州吴江县人,生于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他不仅能以画意造园,而且也能诗善画,他主持建造了三处当时著名的园林——常州吴玄的东帝园、仪征汪士衡的嘉园和扬州郑元勋的影园。《园冶》具体描叙了宣石的性状,并在《选石》篇中将其类分为中国名石之列。
《园冶》描述:宣石产于宁国县所属,其色洁白,多于赤土积渍,须用刷洗,才见其质。或梅雨天瓦沟下水,冲尽土色。惟斯石应旧,愈旧愈白,俨如雪山也。一种名“马牙宣”,可置几案。
明清之际的扬州,商贾云集,市井繁荣,生活奢华,文化昌盛,是富甲天下的东方之都。清著名学者李斗的十八卷笔记体游记《扬州画舫录》,成书于乾隆六十年( 1795年),是这一时期扬州社会生活图景的再现。
书中多处出现关于宣石的记述:卷二“余氏万石园出道济(石涛)手,至今称胜迹。若近仇好石垒怡性堂宣石山,淮安董道土垒九狮山,亦藉藉人口。”卷二:又“江南石工以高资盆增土叠小山数寸,多黄石、宣石、太湖、灵璧之属”。卷十二:“更点宣石如车箱侧立,由是左旋,入小廊”。又“江氏买唐村,掘地得宣石数万,石盖古西村假山之埋没土中者”。
“掘地得宣石数万”、“ 假山之埋没土中”的描叙,可见宣石的应用规模之大、应用范围之广、时代跨度之长。
扬州个园是中国四大古典园林之一,其四景假山之一冬景假山,是宣石的代表作品。这座倚壁假山,原是冬日围着火炉,边赏雪边品茶的地方。为了使假山在不下雪时仍有雪意,故建此雪山冬景。游者伫立山下,有一种寒风凛冽,积雪未消的感觉。这座假山出自清康熙年间山画派巨擘石涛之手。
石涛,清代画家,其作品和绘画理论对清以后的中国绘画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制作盆景的宣石洁白如玉,棱角明显,质地坚硬,皱纹细而多变,呈多面结晶状,表现北国雪景最.佳,也可做树桩盆景的配石。宣石山水盆景是在浅口水盆中制作,以山石和水为主要原料,配制草木、人物和其它装饰品,模仿壮丽雄伟的自然景色,构成的立体山水画面。山水盆景移天缩地,以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为创作素材。
清乾隆年间,苏州人沈复在其自传体作品《浮生六记》中详细地记述制作盆景的心得和见闻,并有宣州白石即宣石的记载:“芸见地下小石有苔纹斑驳可观,指示余曰:以此叠盆山,较宣州白石为古致”。
清初著名学者李渔平生绝技有二,一则辩审音乐,一则置造园亭。他当时在南京的芥子园别墅,就藏有不少砚石、名石,并著有《芥子园石谱》,集古人画山石之法,提供石玩者以仿山水画的雅石皴法,来物石选石。
李渔的戏曲理论作品《闲情偶寄》有“长盆栽虎刺,宣石作峰峦”之句,其“峰峦”二字把宣石作为象形山石的主要特征,简明扼要而又极其生动形象的点化出来。同时,也表明宣石是当时中国古代主要的盆景流派-----苏派、徽派盆景的重要选材。
由于宣石独特的形态和冰雪的质感,历来受到文人雅士的钟爱和追捧,并进入曹雪芹、李方膺等文坛书画大家的视野,成为文学艺术的创作题材。
《芭蕉宣石图》为“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所作。图中数支兰草,一杆芭蕉,后立一块嶙峋的宣石,整幅画面参差错落,层次分明,该画是以宣石为绘画创作的代表作品。可以想见包括石涛、郑板桥在内的同一时期的清初扬州画坛的大家,无不有过以宣石为创作题材的作品。
民国《宁国县志·艺文录》辑有《宣石赋》一篇,乃清初宁国文坛名宿汪作霖所著。
《宣石赋》 洋洋洒洒一千三百余字,古风劲吹,汪洋恣肆,纵横捭阖,极写宣石性状和宣石所承载的厚重的人文精神。其赋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华辞丽章,文采飞扬。著者汪公作霖,字雨公康熙三十七年正贡,“性嗜古,田庐萧然晏如也”。
这篇古今第  一吟唱宣石的赋文,不仅为宣石赋予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是我们今天研讨宣石历史文化的重要基石。
千年宁国之二:宣石与宣石博物馆(第四回) - 宁国论坛 - 《园冶》.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6 09: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阜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6 11: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6 18: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6 19: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6 20: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7 01: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阜阳
路过顶帖看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7 04: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宣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7 05: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8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宝山区
看看顶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lang mpage_weibo:header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政策

宁国论坛客服微信号:ngbbs666 (悬停可扫码添加)
| 引擎地图|网站地图|小黑屋|宁国论坛 ( 皖B2-20130049 皖ICP备06003517号-1 咨询:13905639735 )
营业执照&经营证照 | 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0563-4237199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渠道:139 5657 0300 渠道二:186 0563 0168
邮箱:369854012#qq.com(#替换为@)

34188102000001

GMT+8, 2025-5-1 04:03 , Processed in 0.05006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版权:宁国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