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后由 绝域雄狮 于 2017-10-23 17:50 编辑
【北师·遇见】
一次遇见是偶然,再次遇见是情缘,我与北师,如是。有一点不同,首次遇见是群往,再次遇见是独来。
14年冬,与北师邂逅,那是一群彼此熟悉的人一起求学,无需融入与了解,很纯粹。记忆多的是南门那条街道,行色匆匆,北师也只留有印记,没有时间去沉浸,职业朝圣,心心念念不敢或忘而已。
再来北师,多了光环,拂去俗务,心安理得,一住一月,由此多出了解北师的时间。课余饭后,沿途心性拾得,秋色渐来,加杨银杏次第明黄,海棠榆果竞相斑斓,槐黄松翠,满眼自然,心情便也一路铺去。总在新旧主楼四周徘徊,心下记得一圈便是一千余步,行走其间,恍惚间是一种穿越,遥想百年风采,未免不临文嗟悼,唏嘘岁月。
金铎事戈,木铎事教,以木铎为铭,北师源正渊深。夫子园丁,春蚕蜡烛,又或西席西宾,今日可“木铎”谓之,细细思量,大道至简,木铎不求闻达寰宇,在谆谆焉,细化无形,日久,见心见性。择此道,终不悔。
所以,遇见,与北师,是必定情缘。
【北师·启功】
知启功者未必知北师,知北师者必知启功。尊重启功的说法——不以“家”论长短,这是真正大师才有的修为,也足见睿智。启功独创书体,不拘传统度法,俨是一派宗师,融美学释书道,张弛间,纳千年品读。说启功“诗、书、画”三绝不为过,北师校史展览室一见画作真容,墨石青萝,忽而红竹跃然其上,远近参差却浓淡相宜,强烈色差又无缝融合,非常人能为。启功旷远,自撰“墓志”,嬉戏人生笑谈苦乐,豁达何等情怀?蜡像前我久久不愿离去,只因为心中的那一抹温暖。
电视里那些音容笑貌仿佛就在身边,诚愿先生步步圣莲,也愿北师启功厅为万师楷模,斯人已去,斯人仍在。一念菩提间,一别世界殊。

【北师·乌鸦】
北师聚鸦,晨啼晚叫,多见于主楼周边。首来北师就觉奇特,未探所以然。再来北师,特别留意。一说环境使然,北京增容扩容,人为改变固有自然布局是不争事实,乌鸦择天时,度地利,选北师是因为杨树梧桐,其实银杏也是其爱,尤忆故乡那棵卓然而立的银杏树,因乌鸦与喜鹊筑巢的争斗,来来回回总易其主,相同的是两者栖巢均简陋。
社会总爱图腾,无来由的谈出喜好,并由此神话物事。譬如我们的龙图腾,在一些民族看来,龙却是阴暗凶恶的化身,是是非非间,掺几多当然想象。世间既有物,便有道理。“万类霜天竞自由”,“预见生死”,无非乌鸦食腐本性而已,仅以此判别物种优劣,断不可取。
北师有鸦,正说明北师博容善容,区区一鸦尚不能容,何以师表天下?北师鸦雀同在,人和自是关键,即便多一些聒噪,更能沉静一些思考,筑梧桐不以凤凰为,是为纳百家,芸芸中有你有我。北师聚鸦,那是一种担当,更是一种源于自然的敬畏,其翩翩风度,无黯然,烁其华。
【北师·印象】
论布局,北师不及北大气派,但不输气质;论疆域,北师不及清华广度,但不逊深度。河畔有垂柳,湖滨见飞鸥,楼台与阁榭遥相望,当然旖旎风华。居一隅布局得当,来来往往间平添几多人文气息,一种带温度的校园是我的理想去处,历史传承与积淀中始终带有温度,这比什么都主要,所以,北师,挺好。
北师有大家,自清朝设立“大学堂”而来,几代贤达,筚路蓝缕,巍巍荣学。陈垣先生,一代宗师,读其史方能知其事,虽与学生启功境遇有同,却是抱憾,每每念兹,心中愤懑难却,终知学无境,人有止,成大师者,如学如佛。好在北师传统仍在,芳华尤胜。诸多名师达者,延北师无上风采。所以,北师,给我一种为师为示的执念。
【北师·培训】
此来北师,多一层光环,便多一种期冀。于我们而言,这培训已是至极,感谢教育部的规划,更感谢培训学院老师们精当的安排,生活无虞,研学高端,形式灵动。一群同道安心求学,交流中互补彼此,五湖四海多了兄弟姐妹,更多了地域性教育特色的获取。
然,时代进程中许多疑惑始终萦绕,知为却不知如何为,是大困境。所以,培训,兴却不得尤尽,授以“鱼”更愿授以“渔”,以北师之高度振臂,呼社会视角归正、政策保证,使教育吐故纳新刮骨疗毒,摈俗务正本清源,方是教育大幸。与我们而言,既已入道,终生从道,如何信道遵道,故往北师求道。因此,我期待。
————————————小记于2017.10.23.研学午休,彼时鸦雀斗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