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英文主题为“Take the rights path”),旨在号召政府、部门、单位、个人等各方行动起来,共同担起防艾责任,昂首迈向2030年终结艾滋病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形成强大合力,共建健康中国,共享健康成果。 艾滋病目前不可治愈,也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掌握防艾知识、拒绝危险行为、做好自身防护才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需要我们的共同参与。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艾滋病预防知识和技能吧! 科学认知是基础 艾滋病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侵犯人体免疫系统为主的严重传染性疾病,目前没有药物可以彻底治愈。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和伤口渗出液中。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性接触传播是我国目前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 日常生活接触,如握手、拥抱、接吻、共用毛巾、共用餐具等,使用公共设施,如厕所、游泳池、公共浴池、公共汽车等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防艾“秘籍”很重要 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保持忠贞单一的性关系,拒绝滥交、一夜情等高危行为。 正确使用安全套 发生性行为时应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 拒绝毒品 避免共用注射器、针头、过滤毒品的棉球或溶解毒品的容器,远离毒品。 发生高危行为后 要及时阻断和检测 发生高危行为后,如与HIV感染者或感染状况不明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要及时到就近的艾滋病暴露后预防门诊进行咨询, 根据需要在发生高危行为后72小时内服用暴露后阻断药物,服药越早,阻断效果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