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宁国

宁国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用新浪微博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wechat_logintip!

查看: 7487|回复: 4

苏轼与陶渊明、真也与桃花源的千古对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31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合肥
在中华文化深厚的历史长河中,苏轼与陶渊明是两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们各自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哲学,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苏轼曾高度评价陶渊明,认为其“真也”,即真实、不做作。这一评价,恰好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相呼应,成为理解他们思想与艺术的重要切入点。   
陶渊明的“桃花源”,是他理想中的乌托邦,是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是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心灵净土的象征。而苏轼在逆境中所表现出的坚韧与旷达,以及对陶渊明的深深敬仰,都展现了他的性格之“真”。   
苏轼的一生可谓坎坷不平,他因“乌台诗案”多次被贬谪,从岭南惠州到海南儋州,历经磨难。然而,正是在这种困境中,他更深刻地理解了陶渊明的内心世界。他在惠州建造的宅院,以及对陶渊明的109首和诗,都表明了他对陶渊明思想的深刻认同。这种认同,源自于他们共同的对真实、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   
此外,苏轼对东晋时期的葛洪也怀有深深的敬意。葛洪在惠州罗浮山行医、炼丹,他的隐逸生涯和道家思想,无疑也影响了苏轼对生活的理解。在惠州的“三贤祠”中,苏轼、陶渊明和葛洪三位文化巨匠的塑像并列而立,象征着他们的思想与精神在惠州这块土地上交相辉映。   
尽管葛洪最后在皖南宁国终老,但他的精神遗产却随着苏轼的崇敬和传承,流传千古。这也表明了文化传承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使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思想得以交融共生。   
总的来说,苏轼与陶渊明、葛洪的关系,不仅仅是文学上的传承与影响,更是一种生活哲学、一种人生理想的共鸣。他们的“真”,是对生活的热爱,是对理想的追求,是对人性的尊重。这种“真”,正是我们在当今社会依然需要学习和追求的。   
真也天境,皖南川藏线旁的“人间桃花源”。既是对陶渊明理想社会的现实再现,也是对苏轼旷达人生哲学的具象化表达。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那份超越世俗纷扰的宁静与平和,可以体验到那份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在今天这个充满挑战和变化的世界里,我们或许应该更多地思考和学习苏轼、陶渊明的人生哲学。他们的“真”,或许正是我们应对复杂世界的一剂良药,帮助我们在纷扰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在困境中找到前进的力量。
    附:和陶读《山海经》   (宋) 苏轼
今日天始霜,众木敛以疏。 幽人掩关卧,明景翻空庐。
开心无良友,寓眼得奇书。 建德有遗民,道远我无车。
无粮食自足,岂谓谷与蔬。 愧此稚川翁,千载与我俱。
画我与渊明,可作三士图。 学道虽恨晚,赋诗岂不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31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合肥
苏轼与陶渊明、真也与桃花源的千古对话 - 宁国论坛 - 三贤图.webp.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31 11: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31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宝山区
会写,写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2 11: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淮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lang mpage_weibo:header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政策

宁国论坛客服微信号:ngbbs666 (悬停可扫码添加)
| 引擎地图|网站地图|小黑屋|宁国论坛 ( 皖B2-20130049 皖ICP备06003517号-1 咨询:13905639735 )
营业执照&经营证照 | 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0563-4237199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渠道:139 5657 0300 渠道二:186 0563 0168
邮箱:369854012#qq.com(#替换为@)

34188102000001

GMT+8, 2025-5-1 02:19 , Processed in 0.04948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版权:宁国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