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扬州个园冬山 扬州个园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因竹叶形状像“个”字,故名“个”园。园中的四季假山很有特色,游园一周,仿佛经历了春夏秋冬。 个园以叠石艺术著名,笋石、湖石、黄石、宣石叠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融造园法则与山水画理于一体,被园林泰斗陈从周先生誉为“国内孤例”。 四季山中的冬山,最富想象力。以宣石堆砌的山脉,迎光时荧荧闪亮,背光处则幽幽泛白,似皑皑残雪,与墙上凿出的二十四个风音洞相呼应,渲染出一派“北风呼啸雪光寒”的隆冬寒意。 人们在用雪石造山的同时,还着意堆塑出一群大大小小的雪狮子,或跳或卧,或坐或立,跳跃嬉戏,顾盼生情。这一幅似与不似之间的“狮舞瑞雪”图,使孤寂的雪山显得生机勃勃,趣味盎然。 山石间,点缀着参差腊梅和南天竺,黄花红果,分外妖娆。 右侧西墙之上,设一圆形漏窗,与一墙之隔的春山隐约相望,风竹声声,翠影摇绿,时时传递着早春的讯息。 冬山宜居,最.好的当然是仨俩知己,聚在这座面山而筑的透风漏月厅里,围炉赏雪。 个园里的蜡梅,与冬山的宣石相互映衬,与古朴的建筑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早春画卷。 二、方达遗韵 元时,歙县篁墩人方达,字仲经。少时好观奇书,读尽四书五经。喜花草虫鱼,尤爱品赏异石,自号拜石翁。 携友人来宁国游玩,见山上多长大石,石戴土者,不舍离去,遂卜筑居焉。 一日行山中,仰瞰岩际,屹立一石,状如沧桑古树,又似奇鬼之状。达掷杖拜之曰:“怪哉,石也!吾何修得此?”归来,延请数十人,伐木搭桥、拓宽山道,铺设滚木。历经十数日,奇石运抵方家。 遂将奇石立于院中,每日焚香祭拜。达公仙逝后数百年,奇石岿然尚存。后世祭祀于此,赞达公曰:“洞天一品,佳话今传。翁好山骨,癖如米颠。石崇胥宇,佑启后贤。绵绵世泽,九亩山前。” 因方达爱石、崇石,而后人得此地名为“石崇湾”。 壬寅冬,宁阳山人张公闻此旧事,驱车往寻,至石崇湾,遍问村中长者,言奇石已不见多年,亦不知所归。 夕阳西下,公欲驱车返途。目及之处,道旁篱下乱石丛中,有一石,色如过火,状似山形。停车检视,乃宣石也。此石应为前人赏玩之物,后沦落至此。 移石于车上而归,濯尽后置于案,其状绵如山峦。看客皆以为张公与此石有缘,取名曰“方达遗韵”,藏于宣园。 正所谓: 石崇湾里洞天大,世泽绵绵雁载轩。 素壁绫纹花墨碎,方达遗韵在宣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