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宁国

宁国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用新浪微博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wechat_logintip!

家装网
人才网
相亲
文航
抖音
查看: 3403|回复: 49

[讨论] 河沥溪老街设计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31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大家有多少?可以发出来一起期待一下
我感觉河沥溪老街改造,做的好的地方是1:修旧如旧,确实很多山墙、木构建筑、徽派四水归堂格局、木雕花、石雕、古木都保留下来了。2:整体格局、建筑风格基本没有太大改变。3:新增建筑、非传统建筑等都和老街保持协调。4:商铺引入,非常用心,目前已经计划入驻sensoe咖啡、福庆全、琴坊、音乐馆、阅读室、龙窑泥塑馆、畲族风情展览馆等,能够较为充分的展示宁国地方特色。5:已知的局部设计,还是很用心,也很符合现代年轻人审美的。6:对外宣传非常用心,也很符合年轻人品味。但是还是有不足,1:徽派建筑马头墙很少,为啥新建建筑不能多建一些马头墙呢?宁国本来也是徽州文化的“泛徽区”,徽州人其实对宁国建筑影响也非常深远,并且徽派建筑也并不是黄山独有,马头墙太少了,可能就不能很好的利用“徽派”、“江南”这些牌了。2:没有见到“宣石”、“江南牡丹”的运用。完全可以开辟一部分建筑用于展示宣石、宁国名人、龙窑展品等,再开辟一些区域种植“市花”江南牡丹、“市树”红豆杉。3:部分非传统建筑,完全可以改成民国风(参考南京部分建筑形式),比如说河沥溪金店所在的那栋楼。4:关于logo,这次宣城举办的长三角体育节就请专人设计了一个鳄鱼形象的吉祥物(见图四),非常可爱。宁国可以伊“梅花鹿”、“短尾猴”为形象设计一个吉祥物。5:河沥溪老街也有小溪,建议二期开发的时候,可以借鉴乌镇等古镇,建设“临水而建的徽派古建”(见图五、六、七)。利用大家对“江南水乡”的印象,以此扩大河沥溪老街名气。6:可以学习闽南、广东,或者苏沪,用本地方言来编一首歌。比如说苏州话唱“声声慢”,闽南语唱“种树”,这些类型和韵味的歌曲,很能引起乡愁,有时候歌词外地人听不懂,听不懂的才最好听。不要动不动就什么“千年宁国……”。7:可以学习合肥罍街,里面有一个展示“合肥方言”的板块,非常不错。@河沥溪街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31 21: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看看不说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31 22: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淮南
这楼主有可能是我们的小领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31 22: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改造后:河沥溪老街文化街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31 22: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
可能还不如水东老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31 22: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248985 发表于 2024-03-31 22:26
可能还不如水东老街

那多半是不至于。1:河沥溪老街在宁国市区,平常人流量就会比水东大多个量级,哪怕是一些人出差宁国,都可以来逛逛,水东难以办到。2:宁国花的钱那么多,细节考虑的也都很不错,比水东有过之而无不及。3:宁国推河沥溪的力度远大于宣州推水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31 22: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楼主所列做的好的1、2、3点,个人认为恰恰是应该归到不好的,所设计的并不能代表本地传统风格,而是参考改开以后各种传统构建、做法被现代材料、现代简便粗糙工艺(例如有雕花的的构建因年久失修而直接用一块木杆替代)替代后的现状,如果是想做历史建筑修复,应该去找些历史资料文献参考,这方面目前看是没有做到,且大木部分基本是新材料,怎么能算做是老建筑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31 22: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
顶帖看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31 22: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
路过顶帖看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31 23: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用户28363919173 发表于 2024-03-31 22:44
楼主所列做的好的1、2、3点,个人认为恰恰是应该归到不好的,所设计的并不能代表本地传统风格,而是参考改开以后各种传统构建、做法被现代材料、现代简便粗糙工艺(例如有雕花的的构建因年久失修而直接用一块木杆替代)替代后的现状,如果是想做历史建筑修复,应该去找些历史资料文献参考,这方面目前看是没有做到,且大木部分基本是新材料,怎么能算做是老建筑呢

这个我觉得你说的也对,但不全对。如果多去找寻文献、史料甚至“野史”来佐证,然后开发,确实最.好。但是,这些东西其实并没有那么好找,因为历史上关于河沥溪老街的建筑营造的资料或许并不多,甚至没有。如果有人能提供给相关单位,作为建议。我觉得是最.好的。但是呢,我之前去现场看过好几次。保国巷里面还有很多没确定具体建设年份的建筑,我觉得应该不会低于百年。因为那些建筑所用青砖,还是刻有“泾川会馆”的青砖(据我个人猜测,近现代生产这种砖,且加刻此四字的应该是没有),实际上,建筑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精美,更多的是沧桑感。我忘记写一点了,和你说的也相似,我看建筑上加的一些木质雕花都雷同……这一点不是很用心。像是批发一堆差不多的雕花,加在各个建筑上一样,并不精美。但我估计,这还是因为 本身搞河沥溪开发已经花了很多钱,估计政府方面也是略有囊中羞涩的意思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lang mpage_weibo:header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招聘

隐私政策

宁国论坛客服微信号:ngbbs666 (悬停可扫码添加)
| 引擎地图|网站地图|小黑屋|宁国论坛 ( 皖B2-20130049 皖ICP备06003517号-1 咨询:13905639735 )
营业执照&经营证照 | 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0563-4237199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渠道:139 5657 0300 渠道二:186 0563 0168
邮箱:369854012#qq.com(#替换为@)

34188102000001

GMT+8, 2025-4-30 11:59 , Processed in 0.04718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版权:宁国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