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宁国

宁国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用新浪微博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wechat_logintip!

原创文字
查看: 663|回复: 6

[杂文] 分享一篇原创散文 肉末酱香忆过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20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寒塘渡鹤影 于 2024-2-20 17:02 编辑



肉末酱香忆过往
    黄豆酱,是中国传统的一种调味酱,起源于西汉,用黄豆炒熟磨碎后发酵而制成。黄豆酱有浓郁的酱香和酯香,咸甜适口,用于醮、焖、蒸、炒、拌等各种烹调方式,也可佐餐、净食等。

    相传,范蠡十七岁时在财主家管理厨房。由于没有经验,饭菜常常做得不称心而剩下许多,时间一久,便成了酸馊食物。为防主人发现,范蠡将这些食物放在储藏室里。然而,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最终被财主发现,财主骂了他一顿,还限定他十天之内把酸馊食物变成有用之物。聪明的范蠡先将长了绿毛白毛的食物用物处理,然后晒干再用锅炒熟,去异味杀细菌,加点温水搅拌成糊喂猪。财主看猪吃得欢也挺高兴。后来,有个小长工与范蠡开玩笑,将这食物放在面条里给范蠡吃,没想到,面条特别有味。此时,小长工才道出原委,得此启发,范蠡用这种酸馊发毛食物创制出了美味可口的酱。当然范蠡所制出的酱到底口味如何,我们终究是不得而知。

    当盛夏慢慢开始了谢幕,秋天从远方飘过来时,家中的菜园和田里的蔬菜又是一片山河。当黄瓜终于由青绿变为它本来的颜色时,田埂上横竖成行,错落有致的黄豆梢上密密的豆荚早已在地里青中泛着黄色,一层浅黄色的荚衣内,包裹着圆圆的黄豆。母亲通常会在此时将黄豆连根拔起,随后归置在一起,用稻草打结的绳子将其捆紧,挑至家,将其均摊晒在屋前的场地之上。再经过几个太阳暴晒之后,接着就是打黄豆。打豆子是一个力气活,母亲会将旧年搁置在猪圈上的簾架找出来,随后放在水里浸泡一会,然后与父亲两人一人拿一个簾架,在保持一定的距离后,对立而站,接着将各自手中的簾架有节奏地咂到豆秆上。在簾架的敲打之下,金黄色圆圆的豆子会欢快地从豆荚壳中跑出来,滚得四处都是,最后又经过筛、风、选等多道工序,一颗颗饱满的黄豆都归入袋中,被母亲妥善地放入到了稻仓的架子上。

    做豆酱得先做酱黄。五月中旬,当大地、天空、河流、田野,被绿色充盈时,正是酱黄制作的最佳时间。

    母亲通常会在往年的老黄豆中,选几斤颗粒饱满的黄豆,洗净后将其浸泡在水中,当颗颗黄豆被水浸泡似吹得圆鼓鼓气球时,接着会将它们放入锅中煮熟,将煮熟后的黄豆捞起沥干水分,再用面粉将其搅拌均匀至干透,摊入竹扁之中,最后上覆一层纱布将其遮盖,置于阴凉处。此为酱黄的制作方法,待到酱黄上发出一层软软的金黄色霉时,再将纱布掀起。然后将竹扁抬到室外暴晒,至干透,最后将酱黄用袋子扎起,搁置起来。这期间一定要确保酱黄的干燥,不要使其受潮。

    夏末,屋前蝉鸣之声依旧不绝,那一声声蝉鸣声穿过厚重的枝叶丛,直往云霄处走,执着,热切,强劲,仿佛千万颗跳动的心。此时做豆酱再好不过了。母亲会在此时,将干透的酱黄取出置于铝锅之中,用清水将酱黄先过滤一下,接着用冷却后的开水将酱黄搅拌均匀,以不稠不稀为佳。然后将生姜、大蒜、白糖、盐、少许辣椒等佐料放入酱黄搅拌,接着将搅拌好的酱黄倒入坛中,最后将坛口封住并盖上坛盖。至此,豆酱的制作算是基本完成了。

    随后母亲会将豆酱坛置于厨房的某一个角落,接着就是静静地等待。等上两个月,豆酱会在坛中会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稠度会越来越稠,颜色会越来越深。随着时间的推移,豆酱的香味也会慢慢溢出坛口,若此时打开坛口,厨房的周遭会被豆酱的香味弥漫着、充斥着。那香气会让人沉迷,会让人留恋过往的时光。

    随着抢收、抢种的来临,母亲为了不耽搁农事,通常会在中午随意炒两个菜,然后会拿着铝质的大调羹从豆酱坛中,舀上浓稠的小半蓝边碗豆酱,将其置于饭锅架中蒸,待米饭熟后,豆酱也熟了。此时豆酱俨然成了一道副菜,可将它拌在米饭中或匀匀抹在香脆的锅巴上。当牙齿与锅巴在嘴中碰撞发出清脆声响时,舌尖也同时触碰到了咸香的豆酱,那咸香的豆酱味会绵延许久。对于那些从锅巴裂处溢出沾在手上的豆酱,我们都会毫不犹豫嗦上一口。

    那时的生活是贫穷的,贫穷的亦如饭桌上的那道豆酱菜,不曾有过色彩,一直都是酱色。寡酱我们所食最多,偶有那么几次母亲会在豆酱中放入几片切碎的豆干,抑或荷塘里抓来的晒干小鱼小虾。至于带肉末的豆酱,想都不敢想。

    但是,就有那么一回,母亲给我做了一瓶肉末豆酱。十六岁那年的一个冬季,我从宁国技校回了一趟老家。清晨,母亲没有像往常般给我准备炒点咸菜、咸萝卜,而是领着我去了两公里以外的飞鲤集镇。

    冬日里,清晨的村庄,天宇青碧,四野苍茫。母亲与我一同沿着新河埂行走着,在我们的前方依稀可见有几个人影在移动,他们或肩挑,或车拉,披着晨晓和霜气,带着鸡鸭蔬菜,和我们一样,去赶早集。

    通往飞鲤集镇的路有两条,一条是宽阔的土马路,另一条是曲折的田间小径。前者耗时长,后者距离短。母亲与我选择了后者。

    故乡的冬日虽水瘦山寒,却并不死寂。大地是丰饶的,源源不断地馈赠着那些勤劳的农人。麦苗、油菜匍匐在坚硬的地间,蓊郁地绿着,不改初颜的墨绿。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稻谷此时早已进入了粮仓,动物也都开始了冬眠,在几处尚未开垦出来的田畴之上,堆放着整齐的稻谷秸秆,它们似一座小小的秸秆山。一阵寒风吹过,稻田里的秸秆发出的沙沙响声,仿佛在和道桩子低声交谈。河渠边缘的芦苇,在寒风中依然挺拔,以其独特的姿态迎接着冬天的到来。它们没了夏天的繁茂与翠绿,以枯黄的色彩,展示着一种别样的美。根根芦苇皆似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水中,守望着这片贫瘠的土地。

    晨曦之后,阳光洒在了繁忙的飞鲤集镇,淡墨色的飞鲤桥连接着小河两岸层层叠叠的灰瓦房子,静美得似一幅水墨画。集上呈热闹状,熙熙攘攘的吵闹声,卖菜的吆喝声,买菜的讨价还价声,因秤上不公而起了口角声,铁匠铺里传来的叮叮当当的敲打声,这喧嚣的闹声,令人疑心是古桥之下的水声在流动。
    须臾,母亲领我至一肉摊前,金色的光芒此时在猪肉摊上跳跃着,仿佛给那些鲜红的猪肉镶上了一层金边。一双粗糙而有力的手,透露着岁月的痕迹和辛勤的劳作。

    “斩三块钱的肉。”母亲向那摊主道。

  摊主抬头看了看母亲说道:“三块钱够吗?”

    “够了!”母亲复道。

    至家,母亲将肉洗净,先将少许肥肉先切了下来,摆在一边,然后将瘦肉切成肉末。接着将肥肉放入锅中熬出油后,用锅铲盛出一些至蓝边碗中,然后再将瘦肉倒入锅中,翻炒一会,待肉八分熟时,倒入豆酱至锅中。立刻豆酱的咸香味与浓浓的肉香味扑面而来,这味道光闻不吃,也能把人馋倒。待到豆酱温热后,母亲会将灶台前的洗净的罐头瓶拿来,缓慢地将肉末豆酱盛入瓶中。

    这瓶带有母亲温度的肉末豆酱,随同我一起去了一百多公里的学校。那时一间校寝住着十位同学。有个别同学喜欢挤别人的药膏,喝别人的茶水,倒别人的洗衣粉等。故大家都喜欢将私人的物品锁进箱子里。当然了,这瓶肉末豆酱也毫无悬念地被我锁进箱子里。

    校园生活并非皆是多姿多彩,偶尔也会犹如越冬的候鸟般,不时发出叹气之声。但是在有肉末豆酱相伴的那段时间里,校园生活是带着些许愉快的盼头的。每每到了饭点,我都会拿着饭盒一路小跑去了食堂,打上伍角钱的白米饭,然后又小跑着回到寝室。忙不迭地将箱子里的那瓶肉末豆酱取了出来,拧开盖,用小调羹轻轻舀出一平勺置米饭中,随手再将瓶盖拧紧,将酱瓶放入箱子里。

    若在家中,这瓶肉末豆酱或许是道副菜,而此时,它俨然是一道主菜。微辣咸甜的豆酱混着肉沫跟热腾腾的白米饭一拌,那是真的好香啊,要比菜市场那种腌制的豆角、黄豆香多了。前者不仅香,还见荤。后者一点荤都没有,而且腌制品吃多了,蹲坑都困难。

    母亲虽有给足我生活费用,也时常叮嘱我不要在饭菜上节约。但每每想到我与母亲在酷暑之际,弯腰去拾笋壳叶那一幕,一斤可换贰角钱,而一斤不知要弯腰多少次。

  当我每次拧开肉末豆酱瓶时,心里都会幻想着,幻想着这瓶酱可以一直吃下去。当然了,幻想也仅存在童话故事里。当铁调羹与玻璃发出重重刮磨声时,意味着这瓶肉末豆酱已食殆尽,为了不浪费,最后一餐我是将开水倒入瓶中,接着拧紧瓶盖,用力地晃动着,将淡淡的酱汁倒入米饭盒中……

    庆幸的是,不久我就被学校分配到了江苏去实习了,自此告别了清贫的校园生活,也告别了吃腌制豆角、黄豆的那段岁月。

  随着岁月一层层,如同岩石纹理似的叠增倏忽之间,我已至中年,如今我也回到了故乡,可以时常见到母亲,此时母亲已近七旬,日渐苍老,她已多年不曾再做过豆酱了。那条似命运一般的羊肠小径已多年未曾再次踏足过,曾走过无数次的崎岖泥泞乡间小道也被一条平坦的水泥路取代了。起点的村庄,在春风吹拂之后,一座座洋式小楼如春笋破土出现在槐花和樟树之间。傍晚走在路上,夕阳西下,眼前仿佛清晰地浮现出母亲曾为我熬制那一瓶瓶肉末豆酱,以及母亲与我佝偻在竹林深处捡拾竹笋壳的那段过往。温暖的晚风将各家的烟火气,混着这些年或浓烈不安或酸涩难言,或开心雀跃或温馨平淡的各种回忆,轻轻柔柔地送进了我的心中,仿佛连心都晕染成了一片酱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2 13: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长篇大论,写的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2 13: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2 13: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2 08: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
顶点支持楼主创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13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这个版块没有人,写的没有劲了,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3 16: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
寒塘渡鹤影 发表于 2024-03-13 16:07
这个版块没有人,写的没有劲了,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lang mpage_weibo:header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二手房

隐私政策| QQ|引擎地图|网站地图|小黑屋|宁国论坛 ( 皖B2-20130049 皖ICP备06003517号-1 咨询:13905639735 )
营业执照&经营证照 | 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0563-4237199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渠道:139 5657 0300 渠道二:186 0563 0168
邮箱:369854012#qq.com(#替换为@)

34188102000001

GMT+8, 2024-4-29 15:45 , Processed in 0.04516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版权:宁国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