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花功夫串起民生要素 合肥市民周大姐近来发现,以往常见的窨井盖松动、噪音消失不见了,车行路上几乎感觉不到“轧井盖儿”。 ` 一个个窨井盖虽小,却反映出大民生。要让遍布全市的100多万个窨井盖都“服服帖帖”并不容易。这些井盖产权分属13个单位,数据信息难以共享。 合肥专门成立了城市窨井设施监督管理工作协调小组,成员来自20多家单位,将分属于不同单位的民生要素有效联动。“大家通过琢磨试验,一点点加大尺寸,边窄容易松动、边宽又会翘边。经过一年摸索,找到较为合适的15厘米尺寸。”合肥市市政设施信息管理中心主任盛文说。 以往城市窨井盖管理,靠井盖上写着的字来分辨归属哪个单位,如写着“电”的属于供电公司。一旦丢了井盖,就很难找到归属部门。合肥给窨井安上了“身份证”——在其内壁上安装标识牌,写明产权单位、联系电话等信息,有效提升日常投诉处置效率。 -----------合肥民生工程做得就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