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在最.后一个节气,等待春天!
https://tp.ngbbs.cn/pic/20250119/1737289381799160_943.webp大寒已过腊来时,万物那逃出入机。
今年的大寒时间是:
2025年1月20日 星期一
农历甲辰龙年 腊月廿一
大寒,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
是冬天的第6个节气。
https://tp.ngbbs.cn/pic/20250119/1737289470745773_904.jpg
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
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
大寒至,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
大寒过,预示着冬去春来、新旧更替。
大寒,
如同一首深沉而悠长的诗篇,
缓缓铺展在冬日的尾声。
四时至此,恰是一个圆满的句点。
它既是一年的终结,更是新轮回的开始。
在这个冬日将尽,
春日将近,
万物开始复苏的时刻,
让我们尽情享受这场岁末年尾的序曲,
奔赴下一场春暖花开。
https://tp.ngbbs.cn/pic/20250119/1737289634844378_315.webp
大寒 · 三候
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
当太阳到达黄经300°时,
便是大寒之时。
大寒节气,
处在三九、四九时段,
此时,寒潮南下频繁,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沉浸在一片冰天雪地之中,
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
构成了冬日里最典型的严寒景象。
然而,
正是在这看似冷酷无情的季节里,
却孕育着无限的生机与希望。
一候鸡乳
大寒时节,虽寒冷入骨,
但是鸡已经感触到春天的消息,
母鸡开始孵育小鸡。
生命的轮回在这一刻悄然启动。
https://tp.ngbbs.cn/pic/20250119/173728972916727_27.jpg
二候征鸟厉疾
征,伐也。
大寒过后五日,
鹰隼之类的征鸟,
捕食能力正强,
于空中盘旋寻找食物,
用来补充身体的能量,以抵御严寒。
https://tp.ngbbs.cn/pic/20250119/1737289779287200_58.jpg
三候水泽腹坚
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
湖水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
且最厚、最结实。坚冰深处春水生,
冷到极点,但也预示着春的到来。
https://tp.ngbbs.cn/pic/20250119/1737289803653299_680.webp
大寒 · 岁时之美
大寒时节,
虽然寒风凛冽,
但却也有着别样的美丽与宁静。
此时,大地一片冷寂,
万物藏于土下,静待春风吹拂。
此际,宜出门踏雪、赏景,
如此方不负这最后的冬日。
腊梅在枝头绽放,散发着幽幽的暗香;
https://tp.ngbbs.cn/pic/20250119/1737289881514643_570.jpg
未曾到寺香先妙,底用寻梅山自妍。
银装素裹的大地,
如同一片洁白无瑕的童话世界;
https://tp.ngbbs.cn/pic/20250119/1737289911404317_141.jpg
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
屋檐下的冰钟乳,
晶莹剔透,宛如大自然的杰作。
https://tp.ngbbs.cn/pic/20250119/1737289924088825_830.jpg
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
这些美丽的景象,
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
更让人们在大寒的寒冷中找到了生命的希望与力量。
https://tp.ngbbs.cn/pic/20250119/1737289986536962_702.webp
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
在大寒的寒冷中,
学会了欣赏与珍惜身边的美好;
学会了静待春天的到来。
https://tp.ngbbs.cn/pic/20250119/1737290034922436_984.webp
最疑天气极,指日转春官。
大寒 · 养生
老人们常说:“大寒大寒,抱成一团”,
大寒时节天气仍十分寒冷,
所以,更要注重养生和进补。
大寒,吃“三冬”
民间有大寒吃“三冬”的传统,
需要注意的是,“三冬”性凉,
一次不要吃太多,不要生吃,
可在做菜或煲汤时加入。
吃冬瓜
冬瓜的膳食纤维含量高,
可帮助降低血糖、降血脂,有不错的食疗效果。
例如:红烧冬瓜、冬瓜炖排骨,都是大寒时节既营养又美味的菜品。
https://tp.ngbbs.cn/pic/20250119/173729011980797_753.webp
吃冬枣
中医认为冬枣味甘、性平,可益心、润肺、合脾、健胃、养血安神。
例如:蒸冬枣、糯米冬枣羹都是不错的选择。
吃冬甘蔗
冬甘蔗能补血润燥,不但提神,还能清热、下气、补肺益胃。
例如:大寒吃甘蔗炖羊肉、甘蔗虾等,甘蔗清甜,入菜可增味提鲜。
https://tp.ngbbs.cn/pic/20250119/1737290178625252_736.webp
大寒,喝“四茶”
喝姜枣茶
姜枣茶自古就是民间温胃祛寒的良方,
具有温中散寒、燥湿消炎的功效,
饮后能暖身驱寒,全身有温热感。
喝桂花茶
桂花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
属于花茶,由桂花和茶叶窨制而成,
香味馥郁持久,汤色绿而明亮。
桂花茶具有温补阳气、止咳化痰、养生润肺的功效。
喝麦冬茶
麦冬茶可养阴,润肺,除烦,清渴,
常喝还能预防咽干口燥。
麦冬茶味微微甘甜,滋味较好,适合小孩子、老人等。
在饭前饮用麦冬茶具有养脾胃的作用,
为接下来的大吃大喝垫底,
也可在饭后饮用消食。
https://tp.ngbbs.cn/pic/20250119/1737290360457588_310.jpg
喝普洱茶
冬季适宜多喝茶水,
而普洱茶具有养胃,清热,解毒,
暖胃的功效,最适合大寒时节饮用。
除此之外,
也可以喝一些花茶来消除郁闷,
缓解烦躁,提神醒脑。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在这个“冬藏转春生”的重要时机,
饮食起居也应随之及时调整。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
饮食宜温热,腊八粥就十分适合;
运动宜缓慢,微微出汗就可以;
入睡要趁早,养精蓄锐藏阳气;
心情宜平和,多晒太阳好福气!
https://tp.ngbbs.cn/pic/20250119/1737290484666234_219.jpg
大寒 · 迎新年,等春天
大寒时节,正值年终岁末,
往往与多个传统节日相重合,
如腊八、尾牙、小年、春节等。
这些节日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更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忙着除旧布新,
暖榻与新被,只待游子归。
这份对家的思念与期盼,
成为了大寒时节最动人的情感。
https://tp.ngbbs.cn/pic/20250119/1737290658239792_445.webp
食糯
糯米性温,食之滋补御寒,
在大寒时节享用一碗热腾腾的糯米饭,
实在是人间乐事,
既补偿了肚子,又慰藉了身心。
纵饮
东汉蔡邕《独断》写道:“腊者,岁终大祭,纵吏人宴饮也。”
一年的疲惫都被热酒浇灌殆尽,
推杯换盏间,各自尽兴。
做牙
做牙,又称“做牙祭”,
原本是祭祀土地公的仪式,
俗语“打牙祭”便是由此而来。
感恩神明一整年的护佑,天上人间共喜乐。
除尘
“家家刷墙,扫除不祥”,
把门厅打扫一新,开门纳喜,万象更新。
糊窗
“糊窗户,换吉祥”,
过去的人们以纸糊窗,
现在则更多是贴窗花,赏窗景,
将红彤彤的春色框在一方天地,
窗里窗外,皆是春色盈门。
https://tp.ngbbs.cn/pic/20250119/1737290790355188_127.webp
蒸供
蒸供就是准备祭祀用的供品,
过去供奉用的糕点、饽饽、馒头都是用面蒸制的,故称蒸供。
腊味
腊味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
年尾十二月被称为“腊月”。
“腊”是一种肉类食物的处理方法,
是指把肉类以盐或酱腌渍后,
再放于通风处风干,
腊月已近年,为过年腊制年肴。
腊味飘香,年味愈浓。
赶婚
腊月底诸神上天“汇报一年工作情况”去了,
这时的人间百无禁忌,
赶在这时婚娶不用挑日子,又是农闲,
所以旧时民间景象是“岁晏乡村嫁娶忙”。
趁墟
亦作“趁虚”或“趂虚”,
南方谓趁墟,北方谓赶集。
年尾趁墟置办年货。
用满载的购物车,
给旧岁画上一个满满当当的句号。
洗浴
与“除尘”有相同意思,
搞好个人卫生,
寓意洗去一年烦恼和晦气。
年底了,再忙也得理个发、洗个澡,
即老话所说的“有钱没钱,洗澡过年”。
https://tp.ngbbs.cn/pic/20250119/1737290923129928_409.webp
谚语说:大寒岁底庆团圆,
春节是中国人最盛大的团聚节日。
大寒已至,时值岁末,
虽是最深的寒冷,而这入骨清寒,
为一年挥别,
却跃动着欢喜,期待的红,
是新春的红屑,是新桃换旧符。
大寒人间,最有温情,
至冷时节,最是团圆。
熬过最冷的时节,
一路奔赴,一路遇见,
只为与家人的团圆。
亲朋好友间的团圆相聚,
成为了这个季节最温馨的画面。
无论是家庭聚会还是朋友相约,
都能让人们暂时忘却冬日的严寒,
沉浸在亲情与友情的温暖之中。
人们在这一刻,
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所有的疲惫与忧伤都被这份温情所化解。
https://tp.ngbbs.cn/pic/20250119/1737291055457222_698.webp
凛冬至此尽,暖春贺年来,
愿接下来的日子,
欢喜常伴,诸事顺利,
健康迎新春,平安过大年!
大寒已过,春天还会远吗?
本文「古典书城」原创,作者:古典君。图片来源于本平台、网络以及@故宫博物院,版权归原作者。
路过顶帖https://app.ngbbs.cn/public/emotion/face_068.png 友情帮顶 路过顶帖 路过顶帖 https://app.ngbbs.cn/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app.ngbbs.cn/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app.ngbbs.cn/public/emotion/face_068.pn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