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宣石文化,赋能科普教育——宣石博物馆成为青少年研学实践新地标
近日,宁国市城南学校五(二)班肖馨宜同学的作文《宣石博物馆游记》在《宣城日报》副刊《今日宁国》刊发,引发广泛关注。这名小学生以童真的视角,将宣石比作“有生命的冰雪精灵”,描绘了宣石博物馆内雪山般的纯净、田园的诗意与小桥流水的灵动,让更多人感受到宣石承载的宁国历史与文化魅力。一、宣石之美:历史与艺术的交融宣石博物馆作为我国首家专题类赏石博物馆,自2024年12月开馆以来,便以“一座博物馆,半部宁国史”的定位成为文化新地标。馆内常设五大主题展厅,陈列古今三百余方宣石名品,既有李白笔下“宣州石砚墨色光”的文人雅器,也有清宫旧藏“御铭宣石仿唐观象八棱砚”等皇家珍宝的介绍,更有《红楼梦》中林黛玉潇湘馆内“玉石条盆中点着宣石”的意境还原。展品通过诗词、书画、拓片等形式,多维度展现宣石的审美价值与历史脉络。尤为特别的是,宣石因其莹白如玉、棱角分明的特质,自明代起便成为园林叠山与案头清供的经典材料,扬州个园的冬景假山、故宫宁寿宫“香雪”书房的室内悬山均以宣石堆砌而成,彰显其跨越时空的艺术生命力。二、第二课堂:研学实践激发科学兴趣 在宣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教育实践成为重要一环。宁国市城南学校教师贾成刚长期致力于跨学科教学探索,倡导“走出课堂、融入社会”的实践教育模式。2025年初,他推动宣城市教体局在宣石博物馆举办“安徽省五校科普研学研讨活动”,通过实地考察、科学探究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地质学、历史学、美学等多角度解读宣石,培养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这一活动不仅成为贾成刚“追赶江浙、争先江淮”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更让宣石博物馆的科普功能得到充分释放。三、科普基地:文化与科学的双向赋能 经申报与评审,宣石博物馆已成功获批“宁国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及“中小学生研学实验基地”。博物馆将宣石知识融入宁国历史脉络,设计了一系列互动课程:从地质成因探究到古代制砚工艺体验,从园林假山模型制作到《宣石赋》古文学习和诗词创作,让青少年在沉浸式学习中感受科学与人文的交融。正如肖馨宜在作文中所写:“冰冷的石头里藏着炙热的故事,它们像会说话的老师,教会我们读懂家乡的骄傲。”四、未来展望:打造全域科普生态圈宣石博物馆的探索为文旅融合与科普教育提供了新范式。未来,博物馆计划联合教体局、科协和学校等机构,开发更多跨学科研学项目,并借助数字化技术打造虚拟展厅,让宣石文化突破地域限制。正如馆长张金龙所言:“宣石不仅是宁国的历史名片,更应成为启迪未来的科学载体。” 在文化与教育的双轮驱动下,这座“冰雪奇石”的殿堂,正书写着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崭新篇章。友情帮顶 https://app.ngbbs.cn/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app.ngbbs.cn/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app.ngbbs.cn/public/emotion/face_068.png https://app.ngbbs.cn/public/emotion/face_068.png 路过顶帖 https://app.ngbbs.cn/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app.ngbbs.cn/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app.ngbbs.cn/public/emotion/face_068.pn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