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千里送鹅毛
唐朝贞观年间,云南土司国缅氏是大唐的藩国。一次,缅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便派缅王伯父高担任使者带了一批珍奇异宝去拜见唐王。在这批贡物中,最珍贵的要数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
缅伯高最担心的也是这只白天鹅,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向国王交待呢?所以,一路上,他亲自喂水喂食,一刻也不敢怠慢。
这天,缅伯高来到沔阳河边,只见白天鹅伸长脖子,张着嘴巴,吃力地喘息着,缅伯高心中不忍,便打开笼子,把白天鹅带到水边让它喝了个痛快,想给它洗个澡。
谁知白天鹅喝足了水,合颈一扇翅膀,“扑喇喇”一声飞上了天!
缅伯高向前一扑,只抓住了一根羽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眼睁睁看着它飞得无影无踪。
天鹅飞了,贡品丢失了,吓得缅伯高像掉了魂儿似的,惊慌失措,顿足捶胸,倒在地上嚎啕大哭。
缅伯高意识到自己犯了杀头之罪,丢了贡品,回去无法向国王交待,进京都不能面见唐朝皇帝,回去是死,不回去也是死,他左思右想,进退两难。
幸亏缅伯高脑子灵活,他突然想到,唐太宗是个有仁有义的开明皇帝,将留下的一根鹅毛献给他,陈述实情,或许能得到唐王的谅解。
想到此,缅伯高在绝望中看到了一线生机,他急中生智,当场写了一首诗,将鹅毛与诗用块红绸布包着,带着这份特殊的礼物,硬着头皮继续进京。
到了京都,缅伯高上朝,将红绸包的贡品呈上,唐太宗还以为是个啥宝贝,好奇地打开一看,顿时一怔,红绸包里仅是一根鹅毛和一首诗,诗曰:
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遥遥。
沔阳失珍宝,倒地哭号号。
上奏唐天子,可饶缅伯高?
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唐太宗看过鹅毛和诗句,又见缅伯高长跪不起,已知他丢失贡品,思想负担沉重,于是很高兴地收下了那根鹅毛,并大度地说:“大唐幅员辽阔,不乏珍禽异兽,缅国进贡天鹅,是向大唐表达和睦友好的诚意,没了天鹅,你千里迢迢送根鹅毛也不容易,朕收到的岂止是根鹅毛?分明是人心、是诚意,有什么礼物比这根鹅毛更贵重呢?”
唐太宗非但没有怪罪缅伯高,反而觉得他忠诚老实,不辱使命,就重重地赏赐了他
。
一代明君,重义轻财,这在老百姓中传为佳话,民间在礼尚往来中,纷纷效法唐太宗宽厚待人的明智之举,常借“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句话,表达送礼者和收礼者的真挚情意。
【大道理】
礼物有价,情谊无价,只要是朋友真心赠送的礼物,就不要看它的多少和价值,而要看它蕴含的感情和代表的意义。
https://tp.ngbbs.cn/pic/20231027/1698364768860995_513.jpg
图文源于网络
https://app.ngbbs.cn/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app.ngbbs.cn/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app.ngbbs.cn/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app.ngbbs.cn/public/emotion/face_074.png 礼轻情意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