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处暑:吃三食,喝三样,牢记养生“三件事”,一秋不生病!
https://tp.ngbbs.cn/pic/20230823/1692799078371359_407.png作者:儒风君 · 主播:吉米来源: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
https://tp.ngbbs.cn/pic/20230823/1692799107766145_248.jpg
俗语说: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
处暑之后,气温开始下降,但是依然要警惕秋老虎。
季节交替,气温变化无常,一定要注意养护自己,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这个秋天不生病。
https://tp.ngbbs.cn/pic/20230823/1692799144823421_775.jpg
01
吃好三样
吃鸭
过去,处暑有吃鸭子的传统。烤鸭、白切鸭、核桃鸭、柠檬鸭、荷叶鸭不一而足。
中医认为:鸭味甘性凉,有滋补、养胃、补肾、消水肿、止咳化痰等作用。
处暑时节是气温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天气逐渐变干。鸭肉性凉,吃鸭可以滋阴润燥。
夏季湿热,吃鸭能有利于体内郁积的湿热顺利排出,调理脾胃。脾胃是后天之本,唯有脾胃好了,秋冬的进补才是有效的。
https://tp.ngbbs.cn/pic/20230823/1692799193044493_513.jpg
吃莲藕
秋令时节,正是鲜藕上市之时
此时天气干燥,多吃些藕,能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
同时,莲藕性温,有收缩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补肺养血。
鲜藕富含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对治疗便秘、促使有害物质排出十分有益。
https://tp.ngbbs.cn/pic/20230823/1692799226634628_848.jpg
吃梨
《本草纲目》中说“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
梨性寒,具有止咳润肺,滋阴清热的作用。
此时的梨鲜嫩多汁,酸甜适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磷、铁、碘等微量元素等,能缓解秋燥,生津润肺。
如果秋天出现咳嗽的情况,可以多吃点生梨。
但是梨子性寒,体虚的人最.好少吃,或者蒸熟之后再吃。
冰糖蒸梨则可以滋阴润肺、止咳祛痰,对治疗肺热咳嗽和喉咙痛等效果更佳。
https://tp.ngbbs.cn/pic/20230823/1692799274680589_904.jpg
02
喝好三样
蜂蜜水
蜂蜜富含硫、磷、镁、钾、钠、碘。
具有调补脾胃、润肺养肺的功效。
在秋天服用,可以让人免受秋燥之害。
蜂蜜的最.佳食用时间为饭前0.51.5小时或饭后23小时。
冲泡蜂蜜水温不宜超过六十度。
https://tp.ngbbs.cn/pic/20230823/1692799334678203_318.jpg
百合山药粥
《本草纲目》中说山药具有补中益气,强筋健脾的功效。
秋天气温波动大,人容易感冒生病,多吃山药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
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
其中含有的“皂苷、黏液质”,有润滑、滋润的作用。
对于咳嗽有显著效果。
秋天萧瑟,人的情绪容易受到影响,百合则可以起到清心安神的食疗作用。
https://tp.ngbbs.cn/pic/20230823/1692799395968475_97.jpg
鲫鱼汤
处暑宜清补,此时喝羊汤过于燥热。
鲫鱼与豆腐同煮,优质蛋白易消化易吸收,经常食用,可补充营养,增强抗病能力。
而且,中医认为:鲫鱼有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活血通络、温中下气的功效。
对脾胃虚弱、水肿、溃疡、气管炎、哮喘、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补食疗作用。
https://tp.ngbbs.cn/pic/20230823/169279947397795_921.jpg
03
做好三样
循序渐进,慢贴秋膘
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
漫长的三伏天,冷饮、空调、出汗、睡眠不足,一点点把人的身体掏空。
处暑时节,虽然夏天已经过去,但是由于天气原因,人还是没有食欲。
此时当然应该进补,但是因为脾胃功能还没有恢复。一味大补,只会加剧肠胃负担,造成腹痛、胃病,切忌大鱼大肉,过度油腻。
可以多吃一些鸡蛋、瘦肉、牛奶,搭配莲子、山药,可以起到很好的进补作用。
https://tp.ngbbs.cn/pic/20230823/1692799536251833_631.jpg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处暑气温变化较大,但是不宜马上穿上厚厚的保暖衣服。
此时必须要适当挨冻,才能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
而且对于呼吸系统而言,也需要适应外界的寒冷,降低发病的概率。
但是,秋冻也要因人而异。
秋季心血管疾病高发,身体孱弱多病的老人,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
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秋冻也要有节制,气温过低的时候,请及时添加衣物。
https://tp.ngbbs.cn/pic/20230823/1692799651543313_866.jpg
早睡早起,防止秋乏
我们常说:春困秋乏。
处暑时节,暑热离去,自然界阴盛阳衰,人体也随着发生变化,阳气不足,阴气有余。
在刚过去的暑热天气里,人们因为出汗过多掏空了身体,肠胃功能也有所减弱,所以秋天最易疲乏。
为了避免季节转换带来的影响,处暑时节,应该早睡早起,每天早睡一个小时,适当午休,调整作息习惯,保持充足的精力。
睡前不要吃东西、不要太兴奋,才能保证良好的睡眠。
同时,油腻的食物容易让人困倦,可以多吃蔬菜水果,喝杯热茶,提神醒脑,缓解秋乏。
https://tp.ngbbs.cn/pic/20230823/1692799756921869_475.jpg
天地乾坤始渐肃,鹰隼捕鸟稷乃登。
冷热交换试拳脚,一场秋雨一场寒。
处暑时节,天气虽然开始转凉,但是暑气依旧没有完全消散,平时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护。
饮食留意,起居留心,睡前记得关好门窗,睡觉盖好被子不要着凉;多吃蔬菜水果饮食清淡,身体健康幸福绵长。
作者:儒风君,来源: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国学爱好者聚集地,超优质国学内容原创号。有温度,有价值,有趣味,儒风大家,伴你读懂中国文化。
https://app.ngbbs.cn/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app.ngbbs.cn/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app.ngbbs.cn/public/emotion/face_068.png https://app.ngbbs.cn/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app.ngbbs.cn/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app.ngbbs.cn/public/emotion/face_068.png 版主好 秋天来了 帮顶。 https://app.ngbbs.cn/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app.ngbbs.cn/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app.ngbbs.cn/public/emotion/face_068.png
页:
[1]